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太原武宿国际机场登机口旁“全是按摩椅,坐着很不舒服”,引发关注。9月17日,机场方面发文致歉,表示日前已开始对航站楼内部分按摩椅进行调整,尽快将全部座椅调整到位。
太原机场闻过则改的态度值得肯定,不过,在此之前机场方面给出的此次问题的理由并不令人信服。面对舆论质疑,9月16日,太原机场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为了整体的美观,在201与202登机口之间确实是统一摆放的这种按摩座椅,大概有100多个,不过其他登机口全部是正常座椅。”
无论是从常理还是从情理来看,这种解释都很难站得住脚:在特定位置统一摆放按摩椅,意味着这一区域的乘客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空间,他们同意吗?“其他登机口全部是正常座椅”,意味着如果有按摩椅需求,乘客只能移步至此,他们方便吗?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本身,恰如该工作人员所说,只是“为了整体的美观”,而不是为了服务顾客。因此,机场方面此次道歉,既是出于对按摩椅设置不尽合理的反思,也未尝不是对片面追求视觉效应进行纠偏。
前不久,“泰安高铁站近9成都是按摩椅”引发舆论持续关注。究其原因,不少人苦按摩椅久矣。在不少高铁站和飞机场,都能看到同样的场面:按摩椅密密麻麻,普通座椅难觅踪迹。按摩椅之所以讨人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动起来是按摩,不动的时候是折磨。那些硬邦邦的凸起,真实地让人体会到什么是“如坐针毡”,什么是“如芒刺在背”。
坐着难受只是一方面,如果你不乖乖扫码付费,有些按摩椅还会无休止地在你耳朵边嘟囔“请扫码付费使用”,让你产生一种好像是在“占便宜”的羞耻感。这种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往往使人不堪其扰。更令乘客感到担忧的是,因为使用的人多,所以不少按摩椅脏烂不堪;因为维护的人少,所以有些按摩椅暗藏风险。今年8月3日,重庆西站一名女乘客的长发被卷进按摩椅,整个人动弹不得,在众人帮助下才得以脱困。
实际上,按摩椅最初出现在候车厅的时候,绝大多数乘客都对此表示支持和理解:多一种消费选择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当按摩椅开始毫无节制地攻城略地时,普通乘客难免会产生一种“被剥夺感”——身处公共场所,差异化消费不能肆无忌惮侵占公共空间,更不能取代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现实生活中,有按摩椅消费需求的只是少数,但某些公共场所为了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少数人的消费需求,毫不犹豫地把多数人都摁在了按摩椅上。这种过度商业化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公共服务的背叛,同时也是对公共利益的绑架。
泰安高铁站发生按摩椅事件后,泰安高铁站受到铁路部门批评,并连夜拆除按摩椅。与此同时,中国铁路发文要求,多功能候车座椅数量不超过总数的20%,并在各候车区分散均衡设置,不得影响旅客候车和通行。随后,多地火车站候车厅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目前看来,铁路部门的积极行动似乎并未引起其他行业的重视和反思。
此次事件后,太原机场表示,“第一时间制定了按摩椅调整方案,并于当晚开始对航站楼内部分按摩椅进行了调整,尽快将全部座椅调整到位”。问题是,调整后的方案到底是什么样子?太原机场调整了,其他机场应该怎么办?事关公共利益,按摩椅应该如何调整,才能符合公众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预期?借鉴铁路部门的做法,民航部门不妨也亮明一下态度,并为此提供一个统一方案.(赵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