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最高法    最高检   公安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首页 时政聚焦 社会新闻 法制报道 反腐倡廉 财经金融 民众之声 房产动态 体坛内外 人物专访 人民时评
公检法司 经济与法 社会公益 食品健康 聚焦三农 名企风采 文化娱乐 环境热点 科技教育 旅游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人民网评 >> 人民网评:抗震救灾,有一种力量叫“中国速度” >> 阅读

人民网评:抗震救灾,有一种力量叫“中国速度”

2025-01-16 11:15:09 来源:人民网 浏览:501
内容提要:到全力救治受伤人员,从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到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牵动人心。连日来,从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到全力救治受伤人员,从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到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救援行动迅速开展,有序推进。

在有力有效的救援行动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国速度、中国力量。比如,有关地方和部门反应迅速、组织有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战,特别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央企等救援力量,克服高寒缺氧困难,争分夺秒搜救被困人员。

有一个细节。地震发生当天下午,西部战区前进指挥所人员乘坐运-20到达日喀则定日机场,统筹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据专家介绍,“胖妞”飞高原如此利索,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性能上完全满足不经任何改装直接上高原的要求。

此次抗震救灾,除了运-20大显身手,还有“翼龙”无人机、遥感卫星、野战高原制氧方舱等都投入其中,大派用场。以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为例,它无惧高海拔、高寒、地形复杂等不利条件,可稳定提供高清画面和一线数据。

高科技设备展现硬核实力,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为开展人员搜救、救治受伤人员提供支撑,生动说明我国防灾治灾能力不断提升,取得显著成果。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需要提升防灾治灾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积累了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国家综合减灾能力明显提升。这体现在,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践行都有重大进步。

比如,2016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强化灾害风险防范、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救灾物资和装备统筹保障能力、提高科技支撑水平等。

“善除患者,理于未生”。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根本上说,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才有防灾治灾能力的飞跃;也正因为制度优势不断彰显,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才能更好推进防灾治灾能力提升。

“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不仅可展示中国力量、制度优势,更能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文章
2023-01-03 12:41:03
2024-09-12 17:16:45
2023-09-23 17:43:54
2024-04-17 17:38:26
2023-01-03 12:43:05
2025-01-16 11:15:09
2024-11-12 09:57:47
2024-06-24 09:57:45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标题 内容

最新热图

最新更新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