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上过班,你的气质就变了。”在擅长造词的互联网世界,“班味”成功出道,引发广泛共鸣。不少人调侃:“上过班你就脏了,班味儿这辈子都洗不掉。”
“班味”究竟是什么味儿?
不由得想起一部电影,《年会不能停!》。电影里,演员白客饰演的“马杰克”备受好评,就是因为演出了一股子班味,把“天选打工人”的状态拿捏得死死的。你看他,长着一张疲惫又憔悴的脸,平常唯唯诺诺,不时点头哈腰,总是“自愿加班”,不管领导怎么虐,硬是没脾气,仿佛全身上下都写着两个词——“好的,收到”。
其实,班味“概念”相当宽泛,并无明确定义。领导画的饼味、同事甩的“锅”味、一天两杯冰美式的苦味、看到朋友圈里“岁月静好”时的酸味,都在此列。如果觉得还不够清晰,去地铁里一“闻”便知。地铁被称为班味最浓的交通工具,车厢里少见元气满满、精神焕发,满眼都是被工作“腌入味儿”的打工人。他们连坐趟地铁也闲不住,不时回个工作微信、接个客户电话,浑身上下的疲惫感连衣服都遮不住。
很明显,班味火爆是一种调侃、自嘲。词儿是新的,情绪可不是。试问,但凡上班,谁没疲惫过?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专门写过一本书《毫无意义的工作》,直指不少工作堪称“狗屁工作”。而作家吐槽起来,更是“稳准狠”。毛姆说:“你想干什么?我想游手好闲。”阿兰·德波顿抱怨:“所谓工作,就是有尊严的疲惫。”雷蒙德·卡佛说:“我从没喜欢过工作,我的目标永远是得过且过。”石田衣良有句话更是精辟:“工作的乐趣顶多只能将口袋装满,但工作的苦闷却是要卡车才装得下。”作家能“骂骂咧咧”,打工人自然也可以吐槽。要相信,所谓班味不过是部分职场人士纾解压力的方式而已。只要第二天闹铃一响,他们还是会老老实实上班去。
那班味重了,怎么洗?网友说,辞职是最好的医美。此言不虚,一旦彻底摆脱打工之苦,势必面色红润有光泽、一口气爬八楼不费劲。可这“医美”普通人毕竟消费不起,打工再不济,也还是能收得换来三餐温暖。既如此,面对班味还是得多保养、多洗洗。比如,别把班味焊死在身上。即便工作越发侵入生活,还是要尽可能地区分上班和下班状态,多锻炼身体,多放松神经,培养一两种兴趣爱好,把日子过得更有张有弛、有滋有味。
当然,班味对用人单位而言,也是一记提醒。复杂的人际关系,“狼性”“996”等不良职场文化都是加重班味的重要因素。不妨营造更宜人的工作环境、更健康的企业文化,对员工多激励、少“画饼”,多支持,尽可能让员工心情愉悦、快乐工作——员工班味少了,状态好了,效率高了,这不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