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这一座座具有浓郁的民族融合特质的石窟,云冈的文博人通常具有先辈们那种....
“我是云冈的普通一兵”
“也是云冈的一个老兵”
这是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对自己的定位
扎根云冈工作20多年的张焯
在说起云冈石窟时
可以做到信手拈来、张口就谈
本期“奋斗者·中国心”
新华访谈来到云冈石窟
与张焯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时光穿梭
1.
拂去云冈神秘面纱,他用了二十多年
中国
有上千座洞窟
而云冈石窟则是佛教进入中国以后
大乘佛学指导下的石窟艺术一次崭新的创造
张焯说
“能在这里工作是一种享受”
20多年前
初到云冈的张焯
便被这神秘且圣洁的气氛所吸引
然而,彼时的云冈石窟一直缺少完整的文字资料
张焯于是发誓
要厘清云冈曾经走过的1500年光阴
他开始了长达四年的“白加黑”工作模式
梳理出了《云冈(石窟)编年史》
此后,他又组织团队
通过一系列工作
终于勾勒出云冈的完整历史
“许多事情一咬牙就做出来了”
“要是给自己放松放假,那就永远地消失了”
2.
“面对困难,经不住打击还能行?”
在二十多年的石窟保护工作中
张焯最难忘的便是“不断挨骂”
刚当院长时
他看到洞窟漏水
觉得“1500年保存下来的石窟不应该毁在我们手里”
就“贸然进行了西部13个漏水洞窟的封堵”
这样的操作让他受到一些责难
但他依然无怨无悔
对于诸如此类的事情
他玩笑着说
“我是在骂声中学会做各种事情”
“面临困难,经不住打击还行?”
“经不住打击,那就是病娘娘。”
3.
他们,是这样的文博人
文博工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张焯看来
不管你是搞历史研究还是搞保护研究
都必须带着一种实事求是
认真研究的态度去工作
因为坐拥云冈
这一座座具有浓郁的民族融合特质的石窟
云冈的文博人通常具有先辈们那种
放眼世界的视野
开放博大的胸怀
灵活创新的思维
……
只有这样
才能让云冈的魅力、中华民族瑰宝的魅力
得以延续传承
为此
张焯和他的“战友们”一直在不懈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