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从2009年起,资中县木偶剧团每年进校园演出上百场,基本覆盖了资中县城乡的学校..
核心阅读
从2009年起,资中县木偶剧团每年进校园演出上百场,基本覆盖了资中县城乡的学校。近年来,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送文化下乡、资中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动越来越多,参加这些活动成了剧团的常态。
早先的木偶戏,演员在帷幕后面,观众“只见木偶不见人”。这几年,演员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演起了“亮台戏”,真正做到了人舞偶、偶似人,人偶合一。
变脸、吐火……提到这些川剧绝活儿,大家都不陌生。但让木偶变脸、吐火,恐怕很多四川本地人都没见识过。
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有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作为稀有地方剧种,资中木偶戏流传至今已有100多年,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培养了一大批“偶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曾有多支民间木偶队活跃在资中,1953年,合并成资中县木偶剧团,一路走到今天。
从2009年起,资中县木偶剧团每年进校园演出上百场,基本覆盖了资中县城乡的学校。近年来,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送文化下乡、资中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动越来越多,参加这些活动成了剧团的常态。
木偶戏的活态传承有了更广阔的平台。
帷幕后,演员一手撑杆、一手握扦,头顶的木偶唱念做打一样不落,既热闹又稀奇
球溪镇距离资中县城35公里,这里是资中县木偶剧团团长胡海的老家。
71岁的林榜玉是土生土长的球溪人。孩童时第一次看木偶戏的场景,他回想起来仍旧鲜活如昨。“我那会儿才13岁,每天都盼着跟家里亲戚到县上,看木脑壳,好耍得很。”林榜玉说的“木脑壳”,就是当地人对木偶戏的爱称。
那个年代,一场木偶戏门票要好几角钱,足够下馆子美美地吃上一顿大餐,可林榜玉从不心疼,一连好多年,每次去县城都要看。
木偶戏在当地也叫“顶像”。林榜玉的记忆中,“顶”得最好的是跟他同一个生产队的杨启富。杨启富的父亲杨荣山因木偶戏闻名乡里,儿子杨武已经成长为资中木偶剧团副团长。
“他顶的木偶翻来滚去,眼珠子都能转,跟真人一样。”这些技艺在幼年的林榜玉看来神乎其神,“学都学不来。”林榜玉还记得,那时的木偶比现在要小得多,每次都得费尽力气往前排挤,占个好位置,才能看得清楚。
生在巴蜀之地,川剧唱腔和武打动作在资中木偶戏里也是常见。帷幕后,演员一手撑杆、一手握扦,头顶的木偶唱念做打一样不落,既热闹又稀奇。
“现在跟老伴到儿子那儿住了,回来得少,但只要有木偶戏,就一定会看!现在的木偶戏内容有很多创新,更好看了。”多少年过去了,林榜玉的木偶戏瘾一点儿没少。
资中县作家协会主席顾建德也是一名资深“偶粉”。从前在中学当校长,资中县木偶剧团常到学校演出,一来二往,顾建德便和剧团熟络起来。
“以前是和学生们一起看,现在是带着小孙子一起看。”在资中县政府的支持下,木偶剧团每个月都要在自己的剧场里安排一场专场演出,顾建德祖孙几乎从不错过。“爷爷,我也想要个‘木脑壳’。”每次看完,小孙子总吵着想要一个木偶,顾建德只得向老朋友胡海求助。“剧团里没有空闲的,孩子这么喜欢,单独给他做一个。”接过“定制”的孙悟空木偶,小孙子高兴得手舞足蹈。
会变脸、能吐火的木偶,一上台便技惊四座
据文献记载,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始于清光绪年间,1877年左右。当时,木偶戏俗称“三根棒”,其中两根棒操纵木偶,俗称“手扦”;另有一根棒为木偶主心骨,上端连接木偶头部,下端由演员托举操纵,因形似“杖”,故名“杖头木偶”。
不少地方都有杖头木偶,形态各不相同。大木偶形似真人,便于观看但操纵吃力;小木偶操纵方便,但观众难以看清。资中杖头木偶属于中型,由此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操纵方式。演员左手握棒把木偶“顶”起,通过手腕保证演出中木偶要“平且稳”;右手搓扦,通过两根钢钎操纵木偶做出各种动作表情,讲究“稳、准、活”。
“我爷爷曾经是走江湖的民间艺人,‘大地山河一担装’,个中辛酸难以言表。新中国成立后成了剧团演员,翻身做主人。你看那时候的剧照,连木偶眼里都闪耀着光彩。”杨武说。
父亲去世后,14岁的唐友民“顶班”进入剧团,开始学习木偶戏表演。演着演着,唐友民对木偶制作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家自己捣鼓,渐渐学会了维修木偶和制作一些小道具。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演员加入,唐友民慢慢转向幕后。2010年开始,他全职从事起木偶制作。据他介绍,最初的木偶头部由麻柳树雕刻而成,整个木偶有五六斤重,“顶”起来不难,但长时间“顶”,演员就很辛苦了。演员出身的唐友民深知操作木偶的艰辛,便花大力气尝试给木偶“减重”。经过研究,他改进了材料和工艺流程,比如木偶头部改由纸壳糊贴,一下子减到只有两三斤重,大大减轻了演员的负担,而且不影响表演效果。
作为木偶主心骨的棍上藏着各种机关,有了这些机关,木偶就能完成弯腰、眨眼等精细灵巧的动作。唐友民爱琢磨,总想着做出点儿不同以往的新东西来。2006年,他盘算着把川剧的变脸、吐火绝技跟木偶戏相结合,几个月“研发”,唐友民真的做出了会变脸、能吐火的木偶,一上台便技惊四座,“出去比赛拿了好几个金奖。”
“木偶戏早年行走民间,一个戏班子就是一大家子人,每个演员啥子都得会。搭台布景,大家一起上,最快10分钟就行。”唐友民笑着说道。
2008年,时隔20多年,木偶剧团重启面向社会招考。新鲜血液的加入,让剧团重新焕发出活力。
1994年出生的周颜能歌善舞,从小也是一名“偶粉”。2012年,周颜高中毕业,正好赶上剧团招人,她便考入资中县木偶剧团,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10余年。
10余年里,周颜完成了从青涩稚嫩的新人到技艺娴熟的老演员的转变。“木偶戏看着好看,练起来是真苦。”周颜一伸手,两个手心满是茧子。当年同一批进团的八九个年轻人,留下的只有三人。周颜心里也曾打过退堂鼓,但当台下观众的掌声响起,看到孩子们满心喜爱,她觉得还是“值得坚持下去”。现在,剧团里来了更年轻的00后,从打下手到上台演出,他们也正在完成自己的蜕变。
木偶戏不仅在资中当地拥有众多“偶粉”,早在1995年,资中木偶剧团便首次走出国门
一路走到今天,资中木偶戏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原因何在?顾建德认为,只有创新求变,才能“一直抓住观众的心”。
以演出为例,早先的木偶戏,演员在帷幕后面,观众“只见木偶不见人”。这几年,演员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演起了“亮台戏”。“我们真正做到了人舞偶、偶似人,人偶合一,现场效果更好了。”胡海说,这对演员的基本功提出了更高要求。
“静举”是木偶表演最基础的动作,要求将木偶举得高、举得稳。每天早上练功,演员们都要先举上半小时。除了“静举”,还要练习“木偶操”。“每天都要练,演员练不到位,木偶的动作表情自然也不到位,观众可不好糊弄。”胡海说。
“在保留经典节目的基础上,我们每年还要报送新编创节目10余个,在主管部门那儿‘考’过了,才能继续进校园。”胡海说。
进校园时,将学生们喜欢的经典动漫、音乐与木偶戏结合;送文化下乡,表演一些折子戏、小品,还会融入少数民族的艺术元素。木偶戏的艺术内涵越来越丰富,小小木偶,映射着大千世界。
“剧团最困难的时候,只有4名演员能够上台,其中一个还是我本人。”胡海感慨万千,如今木偶剧团有演职人员46人,90后近20人,不再是聚散无常的“扁担剧团”了。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切自信从容的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思索;所有表面的风光,都是由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和努力在支撑。“但大家对我们的喜爱,从未少过一分。这份厚爱,支撑着我们这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地方戏走到今天,一路向前。”胡海说。
木偶戏不仅在资中当地拥有众多“偶粉”,早在1995年,资中木偶剧团便首次走出国门,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进行友好交流演出。演出大受欢迎,谢幕时,孩子们纷纷涌上舞台找演员要签名,抱着木偶合影留念。“本来计划演一个月,演出太火爆,又延了一个月。”胡海说,这些年来,资中县木偶剧团先后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行走在基层,又能登大雅之堂,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资中木偶戏,一步步探出一条与时俱进的传承路。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1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