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最高法    最高检   公安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首页 时政聚焦 社会新闻 法制报道 反腐倡廉 财经金融 民众之声 房产动态 体坛内外 人物专访 人民时评
公检法司 经济与法 社会公益 食品健康 聚焦三农 名企风采 文化娱乐 环境热点 科技教育 旅游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聚焦三农 >> 南繁基地育种人 >> 阅读

南繁基地育种人

2023-02-14 09:48:52 来源:陕西日报 浏览:14
内容提要:陕西省科学院一所一品项目“生态高值特种玉米种质提升与健康食品产业化”的南繁工作,正在位于海南省乐东县的陕西省南繁育种基地紧张地进行着。

陕西省南繁育种基地,大风中的花青素系列饲草。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供图

本报记者 张梅

“我们培育的黑甜糯玉米‘陕科9148’和黑色水果玉米‘陕科6788’等品种已经被好多企业预订了,我们正在抓紧时间制种。”1月28日,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窦秉德研究员介绍,黑甜糯玉米“陕科9148”去年在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开展区域试验后,就被很多企业盯上了,供不应求。

这段时间,陕西省科学院一所一品项目“生态高值特种玉米种质提升与健康食品产业化”的南繁工作,正在位于海南省乐东县的陕西省南繁育种基地紧张地进行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大批农业科研工作者如候鸟一般每年冬季进入海南,利用海南省西南地区适宜的光温条件,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种质加代鉴定等工作。从杂交水稻、高产玉米到抗虫害的棉花,我国已育成的农作物品种中有七成以上经过了南繁基地的培育。

此次,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研究中心继续与陕西省内各地市农科院、中大型种业企业,一同在陕西省南繁育种基地开展。为了加快一所一品项目进展,全面推进繁育工作,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研究中心不仅从省种子管理站争取到了南繁基地入驻单位中最多的耕地,还在周边村庄租赁了一片试验地。

此次南繁工作,除了种质创新、自交系选育、新组合品比试验等育种任务外,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研究中心还增加了数个亲本材料的扩繁和“小制种”工作。“考虑到人手短缺和任务交叉的现状,我们此次南繁工作总体分五期开展,第一期播种开始于2022年11月6日,最后一期结束收种预计在2023年3月初。玉米育种田间工作的高峰是套袋、授粉的时候。”窦秉德介绍,此次南繁的高峰期从2023年元旦开始,预计将持续到2月初。“在此期间,驻扎在基地的科研工作者每天工作9小时以上。”他说。

目前,虽然一期、二期的工作已经完成,但本着“不放过任何一个发现,不浪费任何一颗试验玉米”的科学态度,该中心科研人员依旧在试验地中反复观察、筛选,找寻可以继续开发的玉米材料。

繁忙的工作换来了丰硕的收获:截至1月24日,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研究中心已经完成了套袋材料2.5万余个、授粉1.5万余株、新杂交组合559组,繁殖、选育黑色甜糯玉米系列自交系材料211份、黑糯玉米材料393份、自交系和亲本材料37份,完成了33个杂交组合的田间表型记录和分析、筛选。

1月24日,6级到7级的阵风持续了一整天。该中心培育的平均株高3.8米的花青素系列饲草,凭借优异的扎根能力抵抗住了大风。据了解,该系列饲草具有高生物量、高花青素、抗倒伏、耐涝等特点,是优质无抗饲草玉米的潜在新品种。

在接下来的南繁工作中,该中心科研人员将继续完成剩余试验材料和繁育材料的套袋授粉工作,并采集、分析整理全生长季的田间数据,待后续果穗穗选分析和种子粒选之后,于4月初在临潼开启新一季的育种工作。

“有一些新品种,我们还将扩繁。我和团队会继续努力,不断优化鲜食玉米品种性能,加快成果转化和品种推广,服务乡村振兴!”窦秉德满怀信心地说。

相关文章
2019-09-23 11:23:55
2019-09-12 10:09:21
2023-12-23 14:55:48
2020-07-31 11:20:15
2019-02-28 10:38:16
2022-08-26 11:42:38
2023-06-29 11:25:33
2023-11-16 18:26:56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标题 内容

最新热图

最新更新
最新推荐